在网络和信息技术普及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,以计算机网络为
基础,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为手段,强调合作、分享、传承精神的网络化、
数字化、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、学习和研究的教育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。
教育部印发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(2011-2020年)》中提出,到 2020 年,
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,基本实现所有地区
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 2020 年,全面完成《教
育规划纲要》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,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
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,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,
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,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
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,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,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
的水平显著提升。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,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
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。
本方案旨在利用云计算、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区域学校的教学、科研、
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,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、灵活性和响应
速度,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模式。
1.2 学校现状
目前,学校已基本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,具有比较完善的 Intranet 和
Internet 服务,已能满足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信息化的需求。部分业务部
门已建设一套或多套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,在为自己部门的工作提供便捷的同时,
也为校内的师生员工们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查询、统计等功能。但在实际应用中,
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仍需要重点解决:
1.各类应用系统基本完全独立,一个部门中的多套应用系统、跨部门的应用
系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,数据重复录入,重复管理,而且数据大量不一致。没有
智慧校园一站式解决方案
4
形成“共享数据中心平台”,导致学校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获取信息非常困难,
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,数据的利用率不高等。
2.应用系统功能分散,来源多样,建设水平、数据质量层次不齐,对今后数
据整合、管理整合、服务整合的应用集成形成障碍。
3.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,但各职能部门感受不到这种不均衡带来
的压力。
4.应用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,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。
5.应用系统的功能基本以数据采集、查询统计为主,多部门、多对象的业务
流程协同不足,信息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。
6.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基本局限在管理部门,广大师生对信息化的愿景与为
他们提供信息化服务之间的差距较大,信息化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。
7.校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没有很好地汇总和沉淀,大量重要信息面
临流失的风险。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各原有应用系统及新增应用系统必须实现数据有效共享,只
有数据共享之后才能保证数据一致性,减少冗余,提高学校数据资产的利用率,
更好为校领导、教职工、学生提供信息服务,也为今后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提供支
持,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。
基础,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为手段,强调合作、分享、传承精神的网络化、
数字化、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、学习和研究的教育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。
教育部印发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(2011-2020年)》中提出,到 2020 年,
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,基本实现所有地区
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 2020 年,全面完成《教
育规划纲要》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,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
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,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,
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,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
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,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,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
的水平显著提升。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,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
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。
本方案旨在利用云计算、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区域学校的教学、科研、
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,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、灵活性和响应
速度,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模式。
1.2 学校现状
目前,学校已基本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,具有比较完善的 Intranet 和
Internet 服务,已能满足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信息化的需求。部分业务部
门已建设一套或多套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,在为自己部门的工作提供便捷的同时,
也为校内的师生员工们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查询、统计等功能。但在实际应用中,
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仍需要重点解决:
1.各类应用系统基本完全独立,一个部门中的多套应用系统、跨部门的应用
系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,数据重复录入,重复管理,而且数据大量不一致。没有
智慧校园一站式解决方案
4
形成“共享数据中心平台”,导致学校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获取信息非常困难,
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,数据的利用率不高等。
2.应用系统功能分散,来源多样,建设水平、数据质量层次不齐,对今后数
据整合、管理整合、服务整合的应用集成形成障碍。
3.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,但各职能部门感受不到这种不均衡带来
的压力。
4.应用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,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。
5.应用系统的功能基本以数据采集、查询统计为主,多部门、多对象的业务
流程协同不足,信息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。
6.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基本局限在管理部门,广大师生对信息化的愿景与为
他们提供信息化服务之间的差距较大,信息化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。
7.校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没有很好地汇总和沉淀,大量重要信息面
临流失的风险。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各原有应用系统及新增应用系统必须实现数据有效共享,只
有数据共享之后才能保证数据一致性,减少冗余,提高学校数据资产的利用率,
更好为校领导、教职工、学生提供信息服务,也为今后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提供支
持,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。